|香水與代言人|
從開始做品牌的工作以來,香水品牌就是我們常遇到的客戶(剛好最近又有一個香水的案子)。畢竟香水是法國的名產之一,而大集團的品牌香水在廣告行銷上的預算又是每年固定的,所以在巴黎很多的藝術家設計師們都靠這些品牌吃飯(今天證明不只是藝術家設計師靠這些品牌吃飯,明星和名模也是)。
今天世界報的財經版有一則新聞,說去年法國銷售最好的香水,是歐萊雅集團其下的蘭蔻,由茱莉亞羅伯茲代言的La vie est belle(下圖),成功的打入法國市場,銷售業績達到6千6百萬歐元,佔市場5,3%。緊追在後的是莎莉泰隆為迪奧代言的J´adore(下圖),銷售額5千9百萬。第三名則是這二三年崛起的,LVMH集團嬌蘭的香水La petite robe noire(小黑洋裝,下圖)。第四名是Keira Knightley所代言,香奈兒的Coco Madmoiselle。第五名是香水界的傳奇,香奈兒的No'5,現在是吉賽兒邦臣代言。
這些香水的品牌形象與其代言人有非常重要又緊密的關係,所以法國各大品牌的香水都有好萊塢明星或超模代言。除了莎莉泰隆和Dior已經合作了11年之外,其他的代言合約都是3到5年。而這些使用代言人的精品品牌,自2011年以來,最多的是YSL,有17個代言人。接下來是香奈兒15位代言人,Dior有12個(含服裝、精品、香水)。而大家所熟悉的Kate Moss從1992年在Calvin Klein亮相後至今,至少代言過27個奢侈品牌,Dior、Chanel、YSL、Burberry、Gucci...等。
這些名人的代言費價碼不低,是不能公開的秘密。不過最近剛幫香奈兒No'5拍攝香水影片的吉賽兒邦臣,被業界預估有四百萬歐元進帳。這些所有的費用,代言費到所有藝術家設計師的創意費用等,都是歐洲品牌每年度會提撥的固定廣告費(這個有關品牌的一些預算等數字問題,我預計在下一期GQ Business專欄和大家分享)。
和市場運作方式不同,沒有代言人的知名香水品牌有愛瑪仕和去年銷售第三名,嬌蘭的La petite robe noire,這是香水市場上極少數的例子,畢竟市場上還是有對代言較不敏感的銷費者。不過就算如此,我相信嬌蘭還是付了不少創作費、版權費、廣告費等給Kuntzel Deygas夫婦。